乐西高速S1总包部党总支以“彝路同行”党建品牌为纽带,秉持“服务社会、服务生产、服务职工”理念,将民族团结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,在少数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党建之路,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。凭借突出表现,总包部荣获多项荣誉,2021年获四川路桥“党建工作先进集体”,2022—2024年连续三年获路桥集团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,2023—2024年连续两年获业主公司“优秀总包部”,2024年荣获蜀道集团“建设管理先进单位”。
架起民族团结“连心桥”
党总支以“党建+民族团结”为抓手,创新实施“五联共建”机制(组织联建、活动联办、难题联解、资源联享、成果联创),与交通局、执法局、检察院等地方政府党组织结对共建,合力解决项目征拆协调难、速度慢、费用高等实际问题,将支部建在“大小凉山”一线,推动项目党建工作与生产建设的有机融合。
民生服务显温度
面对民生服务工作,党员先锋队化身“彝乡服务队”:基建纾困,为龙沱沟村加装桥梁护栏2座,光辉村修建产业便道1条,共计投入资金约25万元,解决2000余名群众出行难题;教育帮扶,资助永兴村贫困大学生0.5万元,为地方学校捐赠文体设施25套,为地方贫困学生捐赠棉服、校服、学习用具等1000余套,点亮山区学子求学梦;产业赋能,举办“乡村枇杷节”“助农采茶增收”等活动6场,助农增收,开展凉山州托底性帮扶工作,购买农产品1.5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。
应急冲锋显担当
疫情期间,12名党员干部就地转化为社区志愿者,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和社区服务工作;在防汛期间,积极参与“8·02”特大洪灾、道路保通、危石处理等抢险救灾工作,投入机械设备150余套、人员500余名,展现国企担当。
锻造工程建设“先锋队”
党总支将“彝路同行”理念贯穿生产全链条,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,构建“三亮三比三创”机制,推动党建与生产“双螺旋”上升。
亮身份比作风创示范岗
划分党员责任区,细化分解工作任务,党员以身作则,通过网格化开展谈心谈话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,解决项目员工思想、项目管理、安全生产、技术业务等多方面实际问题,助推生产建设。同时,开展“党员示范岗”活动激发党员干部活力,“亮身份、亮职责”,争做生产经营能手,树立作风典范。
亮承诺比效能创先锋队
通过制定项目党员责任制度,制作《党员责任区手册》《一岗双责纪实手册》,明确职责,引导党员干部“亮承诺,比效能”,争当创新争优的模范、提高效益的标兵、服务群众的先锋。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,牵头各项目开展重大设计方案优化,节约工程造价金额约1.9亿余元。
亮成果比贡献创攻坚组
科研立项硕果累累,含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重点项目1项,其中进行中18项,已结题21项;获得专利40项,其中发明专利8项,实用新型32项,软件著作4项;申报工法10项,QC成果7项,确保降耗增效、提质提效。
绘就职工幸福“同心圆”
党总支坚持党建带工建、促团建,以“三心工程”(暖心、凝心、匠心)为载体,打造有温度的“彝路职工之家”,实现“项目建在深山处,幸福留在人心间”。
关爱行动暖人心
做优做实“四季送”等暖心关爱工作,聚焦职工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通过慰问产业工人、关爱职工家属、关心退伍军人、帮助困难职工等活动,为职工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,让温情洒满彝乡筑路征程。
文化润心强根基
红色铸魂,组织参观“川藏公路博物馆”“马边彝族自治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”等红色教育基地,观看红色电影,将长征精神与“两路”精神深度融入项目建设;文化交融,开展“玫瑰书香”读书分享会、“彝汉一家亲”趣味运动活动、“月圆彝乡”中秋晚会、职工生日会等文体活动,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,强化团队凝聚力,共同打造富含温情与力量的项目“家文化”。
成才赋能育人才
制定人才培养计划,创新开展“小课堂”活动,3年间输送6名骨干至上级单位,新培养项目班子4人、中层干部5人。助力3人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,1人获评正高级工程师,2人获评高级工程师,1人获评高级经济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