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川渝这片西部交通的热土上,大多数新建高速公路的桥隧比已超70%,隧道集群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然而,特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却依旧如同“戴着镣铐跳舞”——传统施工方式不仅要应对隧道内高温密闭、作业空间局促的物理限制,更要直面有毒烟雾积聚、施工质量管控困难等挑战,安全、质量与效率的矛盾日益凸显。
在乐西高速S1标段,路桥人正在着手解决这一行业痛点。路桥集团机化分公司创新研发隧道沥青路面远程操控摊铺技术,重构传统施工模式——操作人员只需轻推操纵杆,洞内智能摊铺设备便可立即响应,犹如被赋予生命的“钢铁舞者”,跟随指令完成高难度的施工“表演”。这项革命性技术并非简单的机械遥控,而是融合了远程通信系统、料车助手系统和摊铺机自适应系统的一套隧道路面施工综合方案,实现了隧道路面施工从“人力密集型”向“科技密集型”的本质飞跃。
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将施工人员从高危环境中彻底解放,更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手段,让隧道沥青路面施工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控得好”,实现了安全生产、工程品质与施工效率的协同提升,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沥青路面施工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。
隧道深处信号差?指令延迟?这套系统通过组建专属无线局域网,采用“低延迟、高抗扰”通信技术,在隧道内部构建起一条稳定可靠的“信息高速公路”,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隧道施工中的通信难题。
通过该系统,操控人员即使身处隧道外,也能实时获取施工机械的运行状态、高清视频画面和各类监测数据,确保控制指令精准传达,彻底告别“信号盲区”与“隔山喊话”的困境。
在传统施工过程中,料车与摊铺机的协同作业完全依赖人工指挥,不仅作业效率低下,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。该系统通过整合可视化激光围栏、激光雷达和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,让设备具备智能感知能力,为料车装上了“智慧双眼”,能自动识别料车位置、规划最优路径、精准引导料车贴边卸料,减少人工干预,做到施工工序的“无缝衔接”,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、提高施工效率。
在隧道宽度不一的情况下,传统摊铺机需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调整设备参数,不仅费时费力,更难以保证摊铺精度。针对这一痛点,该系统创新性地构建起实时动态调节体系,通过激光雷达对隧道轮廓进行毫米级扫描,实现摊铺机熨平板自动伸缩对准路面边缘、调整摊铺宽度。无论是狭窄弯道还是渐变路段,都能实现精准摊铺,大幅降低误差,为隧道路面“量体裁衣”。
隧道远程摊铺系统的应用,不仅为施工人员撑起“科技保护伞”,也为工程进度按下“加速键”。过去需要数十人通宵奋战的项目,现在在“智慧军团”的高效协作下,可缩减人员75%,缩短施工周期10%-20%,整体效率提升20%,质量管控成效更佳,施工的安全、质量与效率均得到了有效提升。
同时,路桥集团机化分公司正着力研发“隧道路面施工无人摊铺碾压”技术,力争形成“摊铺-碾压”全流程无人化作业链。这意味着,隧道沥青路面施工将从“人控机械”彻底转变为“智控全局”,四川路桥正用科技打破传统桎梏,为“蜀道通”“蜀道畅”“蜀道美”不断贡献路桥智慧与路桥力量!